成都在线_打造全面的企业信息门户网站

“双轮驱动”开辟降本增效新路径,中建蓉成勤俭办企成效显著

2025-10-27 11:19:19 来源:互联网 阅读:-

文/中建蓉成 胡辉

在高质量发展的宏大叙事中,降本增效是一道必答题。中建蓉成综合办公室坚决贯彻落实一公司相关要求,从舌尖上的食堂到案头的办公耗材,于细微处着手,做足精细文章,以智慧管理与供应链创新“双轮驱动”,交出了一份亮点纷呈的答卷,让节约理念在平凡的日常中绽放出不平凡的光彩。

智慧食堂“三化”攻坚:从“包办”到“精算”的漂亮转身

食堂,一度是成本管控的“深水区”。综合办以壮士断腕的决心,推动了一场刀刃向内的“三化”改革,实现了从粗放“包办”到智慧“精算”的跨越。

一是数字化精准管控,做准“减法”:大胆破除“全包制”传统,创新构建“按次结算+消费驱动”的智慧餐饮模式。通过智慧管理平台,精准统计员工用餐量,反向驱动采购与备餐,辅以库存预警系统,从源头上扼住了浪费的咽喉。成效立竿见影:月度食材成本从5.3万元陡降至3.12万元,降幅高达40%,以往“看不见的浪费”被彻底显性化、可控化。

二是标准化人力配置,做优“加法”:对标一公司先进标准,科学优化岗位编制,将食堂人员从4人精简至3人。月度人力成本降低17.6%,以更精干的队伍提供了更优质的服务。

三是生态化资源循环,做活“乘法”:坚决落实一公司“余额6折换购”机制。这一妙招,既暖心保障了员工权益,又激发了食堂提高菜品质量的动力,形成了“节流+造血”的良性循环,让节约行为产生了增值效应。

供应链“价值掘金”:小耗材里做出大文章

如果说食堂是“高频刚需”的战场,那么办公耗材则是“长尾消耗”的洼地。综合办将目光投向这里,在供应链上巧做文章。

借船出海,整合资源破瓶颈:巧妙借力一公司集采平台的资源优势,引入其优质中标供应商,成功破解了国产耗材的质量信任难题,实现了供应链的“零风险”无缝平移,为成本优化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阶梯替代,重构成本显真金:大力推行原装耗材向高性价比国产耗材的替代策略。凭借国产耗材(单价仅为原装的30%-50%)的巨大优势,预计年度采购成本将从1.6万元降至0.7-0.8万元,降幅地达到50%,将以往忽视的“隐形费用”打造成了成本管控的亮点。

双轮驱动协同增效:从“盆景”到“风景”的模式升华

智慧食堂的“数字赋能”与耗材集采的“制度重塑”,如同两个强劲的车轮,共同驱动中建蓉成后勤管理体系向着精益化迈进。这两项措施,不仅实现了对中建蓉成降本增效场景的全覆盖,更重要的是,它们共同运用“技术+管理”的组合拳,推动成本管控从“短期阵痛”向“长期健康”转型,形成了一套可复制、可持续、可推广的精细化后勤管控模型。

据测算,通过上述两大突破口的精准发力,综合办已实现年度直接降本超10万元。但比数字更宝贵的,是其中蕴含的精打细算、锐意改革、向管理要效益的宝贵精神。中建蓉成用实践证明了,降本增效并非遥不可及的宏大叙事,它就蕴藏在每一次流程优化、每一次资源整合的智慧抉择之中,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写下了最生动的注脚。


推荐阅读: